长久的感情是你进我退
“现在的人,东西坏了就想着扔,而以前的人,东西坏了是想着尽力把它修好。”
以前,我对这句话听得似懂非懂,但当我也慢慢到了开始思考“哪些东西该扔,哪些东西该修好它”的年纪,我才渐渐明白背后的一些深意。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转变,源于我曾经的一个关于家庭成员系列采访的构想。
因为我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家族里的每个人都腼腆而内敛,不善于表达自己和对彼此的爱,尤其是晚辈对于长辈,更是有着难以逾越的隔代交流障碍。
只是,我对于他们的人生和故事,却又异常的着迷,尤其是长辈们的夫妻之情,为何可以经历漫长的岁月,而依然坚守当初相依相伴的誓言,我很想知道关于这个秘密的答案。
就拿我的爷爷奶奶来说,他们十几岁的时候,就在家人的安排下结为夫妻。现在,他们已经经历了超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
对于他们这种媒妁之言的婚姻,我难以预想是否会有爱情的因素存在,而且我的爷爷属于那种比较大男子主义的个性,和另一半相处时的脾气也相对“粗暴”了些。
他的“粗暴性”,通常表现在一些生活的琐碎中,比如饭菜做得多了吃不完,或者是做得不合胃口,亦或是对方说了一句不怎么中听的话,这些都会惹来他的大声埋怨。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家族的男性,或多或少都遗传于他,比如我爸。
记得有一次,村里要举办每年的例行庙会,刚好那一年轮到我家牵头。我爸其实常年在外工作,只有过年的几天时间才会在家,我妈觉得他对这些事情可能不是太上手,就友善的对于程序和细节提了一些建议,结果没想到我爸居然动气了,回了一句,就你懂是吧,你不说我也知道怎么做!
当时我妈觉得自己心里无数委屈涌上来,事后她说,当时很想一句话顶回去,但还是忍住了,硬着憋着没让眼泪流出来。
但别看他们平时偶然会有类似上面这样不大不小的矛盾,他们也有很多开心甜蜜相依相伴的时候。
我爸每次回家都会给我妈买很多衣服和鞋子,在家的时候,也经常下厨烧菜做饭,家中的旧相册里,也总能翻出一些他们过往甜蜜的合影。
包括我的爷爷也是。有一阵我奶奶身体不好,不能下床,只能整天躺着静养。因为两位老人常年吃素,我们不在一起用餐,所以他就只好自己做饭,然后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我奶奶床前给她吃,有时候还要被她嫌弃说做的不好吃。
而这些事情,以前他从来都没有沾手过。但真正到了该照顾对方的时候,他也没有怨言,默默的做他该做的事。
我其实在脾性上,也多少受到两位男性长辈的影响,但同时,我也兼具了两位女性长辈身上的那种隐忍和包容。
回想她们在面对怨言的时候,总是闭口不说,那些忍住眼泪的时刻,我想,才是他们婚姻之所以长久的原因。
试想,如果面对埋怨的时候,我的奶奶或者我的妈妈不是选择隐忍,而是选择站在所谓个人正确与否的角度上和他们对呛,那我想他们的生活估计会增添很多的争吵,而不是现在所具有的平静。
如果是那样的话,或许这个家庭也会像很多报道中的那样,早已不存在。
其实,所有的婚姻关系,多少都不会圆满,有时候完全的划分谁对谁错是没有必要的。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爱情会被生活的琐碎打破,都是因为不懂得你进我退的道理。
现在的我们都太要强,不舍得在某些时刻丢下我们的高贵和骄傲。于是,敌强我更强,再坚固的关系都被对抗得分崩离析,体无完肤,破镜难再圆。
而除了爱情和婚姻,朋友之间的距离也是如此。
我以前是个很毒舌的人,我总是能够迅速的对一个对象或是一个人的某句话产生快速的联想,得出一个自认幽默的玩笑话。
大部分时间,大家对于我的这些玩笑是开心的,但我现在回头去想,可能在某些时刻,那些被我的幽默打击到的朋友,可能也会有所不悦,只是当时的我不曾留意到。
现在的我,已经学会对此进行收敛。有时候,在聊天的过程中,这种调侃的冲动还是会涌现出来,但时常在我的话打到一半的时候,我都会选择放弃,或者改成较为正常的话语去回应。
因为我们在社交软件上的聊天太碎片化,你无法得知,对方在和你聊天的这一天,他们经历了什么,而隔着屏幕,我们也无法得知对方在看到你的玩笑话时最真实的反应是什么,那些我们在面对面时可能容易觉察得到的细节情绪都被掩藏了起来。
所以,我在发送之前,会对这些幽默的打击指数进行评估,如果无伤大雅,就不用介怀,但如果有存在伤害他人情感的因素和危险,我就会选择放弃。
我的这一转变,多少页源于一些朋友的前车之鉴。从他们无所顾忌的话语中,我甚至都能感受到一些令人不悦的气息,更何况是被呛声的对象,而事后,这种感受也常常得到了“受害人”的验证。
所以慢慢的,我也开始注意和反省自己的问题,并且改正了它。
如果说以前那个爱开玩笑,毫无节制的我,在朋友的相处关系中处于“进”的状态,那么现在那个话打到一半,却选择了删除键的我,则是在“退”。
这倒不是说你一定要一直都是选择“退”的那个,这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进退的时刻,而对于一个群体而言,这种进退的位置会处于一个守恒的状态,这样的群体就能够长久。
比如我自己有个10人小组,但它也不是说一直是其乐融融的,我们也会有争吵和矛盾。其中有个朋友就经常问我们,她是不是特别不会说话,因为她经常和人在群里因为一些小事吵架。
我时常和她聊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问题,但她好像一点都没有接收到我的讯息。她觉得好朋友就应该坦诚相待,用最真实的面具去迎接对方,所以她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同一个人产生矛盾,事后又后悔不已。
其实,有一阵,我挺担心这样的一群人,组合在一起,是否早晚有一天要以散场收尾。但我发现,在这个群体中,有人在进,就必然有人在退。闭口放弃调侃的我是退,而争吵过程中的和事佬,也是退。
在有人吵架之后,剩下的一些人就会默默的把和事佬这份工作揽到自己身上。他们就是在其他人选择“进”的时候选择了“退”,所以整个团体达到某种进退的平衡,我们就还是会在一起。
而这个退的角色是相互转换的,今天是她,明天可能是你,或是其他人。包括吵架的双方,也不是一直都是这样的“进”,他们也时常处于“退”的状态,这些就表现在平时他们对彼此生活和工作的关心和帮助。
所以,感情的陪伴,有时候说穿了确实就是这样简单的四个字,你进我退。没有一味的进,也没有一味的后退,此消彼长,诸事如是。说到底,还是你在不在意这份情感,还是你更爱你自己,更爱你的面子。
很多人在面对分手的事情,总是劝说对方要坚强,让你大步走开永远不回头,因为这样才够潇洒,这样才不会让对方看不起。但有时候,生活里的事情,没有电视剧里讲的这么诗意,生活的本身,就是需要相互包容和扶持的,这样才能走得长久。
所以,才会有人说,永远不要在吵架的时候说分手,也不要在情绪上来的时候做决定。能修好的东西就尽量修好它,不要轻易就说扔。毕竟,在一起那么久,那些填补各自生命的漫长岁月,是真实存在过的。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