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自己没有理想,怎么办?
“很羡慕那些人生有理想的人,我感觉自己没有理想,怎么办?”生活中,很多朋友都喜欢问这样的问题,这让我觉得很别扭,感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理想成为了人生的标配。
而且这个理想似乎粗暴地和职业、梦想、成功、成就、财富挂钩起来
感觉不拿着大理想,你的人生都变得轻薄起来
所以,今天我想讲一个人和理想的故事
而这个人的名字叫:陶渊明。对,就是那个“桃花源记”的五柳先生
他是世界上很多人的理想。那他的理想呢?
-1-你爱山水闲情,他爱一书一世界
陶渊明,生于东晋时代。
他有一个做过太守的祖父,到父亲一代却家道中落,家里只留有少许田地。
正因如此,陶渊明小时候,也曾富足过;后来虽家境日渐贫薄,他却从未改变他自幼嗜书的习惯。
渊明读书,既走心又重形式。
走心,因为他不为钟鼓馔玉而读。一旦启卷,便不忍释卷,灵魂脱离肉身,自顾自地找书中高尚的人对酒当歌去了。
重形式,因为他不爱正襟危坐地读,要有高山流水当背景,群鸟啁啾做伴奏,低头时白纸黑字,抬头时白云蓝天。
“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
明明是个穷小子,却自得其乐得很。
不过随着家境的不断衰落,读书渐渐也成了一种奢侈。
没有仆人,陶渊明只得把大部分时间匀去干家里的农活。
然而,真正爱书的人,是把书当爱人的。书不离身,农忙之余,亦要和书幽会。
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恨贫的时候。本是文人纤细手,为何躬身干重活?这时候,他想起了历史上那些自食其力的高士和贫穷的儒生——
相比于庄周笔下的汉阴老人,因不忍破坏自然而放弃机械,坚持抱瓮汲水,劳力劳心;他自己走到谷底汲水灌园,又有什么可叫苦?
相比于西汉大夫朱买辰,一边挑担,一遍诵读经书;而他背着柴火走在路上,又有什么可动怒呢?
陶渊明读书很纯粹。
富裕的时候,读书是他的乐事;贫穷的时候,读书也是他的乐事。
他读书从来不是为了什么大的理想。
相比于现代很多人赋予读书——改变命运、追求理想的功能,陶渊明爱读书,就如爱一朵花一般。
只是喜欢,没有那么复杂。
既然贫与富,能让自己快乐的事都一样,那贫与富的生活,或许只是增加了磨砺。
但之于快乐,又有什么巨大的区别呢?这或许就是陶渊明淡然的原因罢。
陶渊明的理想,只是读一本自己心爱的书。在大宅里是如此,在陋室里亦是如此;在山水闲情中是如此,在辛苦劳作之余亦如此。
但我们羡慕的却更多的是山水闲情,而不是一书一世界的悠然。
陶渊明的理想生活,我们真的爱吗?
-2-我们每个人的需要都一样吗?
就这样,陶渊明过着闲云野鹤、亦耕亦读的纯粹生活,直到他二十九岁那年。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
为了养家糊口,陶渊明靠着叔叔的关系走了后门,当起了彭泽县的小县令。
年少时,陶渊明醉心于书中的世界,更是笔耕不缀,大笔一挥,洋洋洒洒的,都是他以为的人生理想:“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血液里流着的曾祖父陶侃率兵征讨、怒战敌军的热血,也让陶渊明觉得,自己应当拥有这样的理想。
然而长大后,当着本无实权的小县令,领着只够维生的清水工资,陶渊明很困惑。
成就一番大事业,真的是自己的理想吗?
他想,也许是官职太小无法施展抱负,所以只言生计,不言理想;或许理想他还是有的,只是时机不对罢。
那就先管生计吧,当个小官至少能养活自己。
只是没过几日,排他的灵魂很快就让他忍不了这种俗吏的生活,连生计也不顾,就悻悻然辞官回了家。
“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
辞官后,他又三次拒官,以为自己会这样躬耕自然至终老;没想到五年后,他竟应了召,出了仕,进了幕府。
这一次可是接近权力中心了,理想应该不会动摇吧!
可是,再次踏上仕途,陶渊明的内心,更加矛盾。
将近两载的官府生活,他只记得那尔虞我诈的一幕幕,而所谓的理想与抱负,从来都只是在白纸黑字上写着,而未在现实的图景中有半点的投射。
当他有了探亲的假,得以归家之时,他望着眼前的流水,夹岸的森林,他舒了一口长长的、憋了两年的气,他整个人都轻快了起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如果理想无法实现。
一个人是落寞的。
但陶渊明却是解脱。
很多评论家,说他是因为不愿和官场同流合污,而隐居山林。但这痛快的离去,却分明如他自己所说,不是隐,而是归。
是回到自己,是做回自己。
主流的声音,是文人经纬天地的理想。陶渊明曾经也认为自己是,也应该是。
但一个归字出卖了他,一个离去时快乐的自己出卖他。
正如今天的时代,所有人说生活要有理想,要奋斗,要创业,要梦想。但我们真的需要吗?我们每个人需要的真的都一样吗?
那,没有大理想的陶渊明,还是我们的理想吗?
-3-生活的理想,就是过着理想的生活
辞官后的陶渊明,开始了自己理想的隐居生活。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年少时亦耕亦读的生活,又回来了。
日子就这样清淡如水地过。有酒喝,有书看,倒也悠哉:“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隐居的日子,贫苦了些,但身心皆愉悦快乐。然而归隐第四年的一场火灾,毁掉了一切平静。
陶渊明居住的园田居被烧毁,本就贫困的生活更是捉襟见肘:别说饮酒了,遇到蝗灾盛行、田野粮食颗粒无收的时候,甚至还曾向亲故乞食。
因为隐居,陶渊明亦成了当时的网红。归隐越久,别人自是越觉得你骨骼清奇。
呼唤陶渊明回归官场的橄榄枝也抛来了,来拜访的文人雅士也多了,甚至有人带来米肉赠予。
于此种种,陶渊明却不再反复无常了,不再纠结于关于理想的困惑。他回绝了官位之请,亦不接受除了他认定的朋友之外的他人的接济。
大火之后,他只用一句话勉励自己: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大概意思就是:生命本身就要遭遇种种的顺逆穷通,我们无法左右它;我们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我们看待种种事情发生之后的心境。
公元427年,深秋九月。天气很冷,夜晚很长。草也黄了,叶也枯了,灌进屋里的风,惹得刚温好的酒很快就又凉了。
隐居多年的陶渊明,坐在陋室里,写下了此生绝笔《自祭文》。
他一身的病痛,却不祷祀求神以延年益寿;他觉得单凭一个“贫”字便可概括一生,却也乐在其中。“余今斯化,可以无恨”。
不起高坟,不栽墓树,不求后人凭吊瞻仰,只求在日月运行中,平静地被人遗忘。
三个月后,陶渊明去世了。
简朴的丧事,正如他期望的那般;
不如他期望的是,他没能被人遗忘。
在我看来,更有趣的是,这个没有理想的男人却成为了很多人的理想
或许对他来说,生活的理想就是过着理想的生活
一株花 一壶酒,一亩田 一本书。再小的美好都是属于自己的世界
有些人,住再大的房子内心都是空空荡荡
而有些人,住在狭小的出租房里,但只要有一扇窗,就会看到一整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