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恐怕是这两天微博上最热门的话题了。
李子柒火起来的原因,和她引发争议的原因本质是一个:在镜头前,这个生活在四川绵阳的“90后”女孩,把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拍摄得如诗如画。做菜、酿酒、砌炉灶,这些农村的日常活动,在她的镜头前不仅不枯燥,反而充满美感和生活的惬意。
这些视频,喜欢的人说她拍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诗意的田园生活,不喜欢的人说这不真实,背后一定有一个团队在策划、摆拍。两方激烈争辩,结果是“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和“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这两个话题,分别获得了10亿和7.9亿的阅读量。
每次有这种争议,其实引起我注意的倒不是争议本身,而是在争议过程中,网友情绪化的表达。比如说,有反对的人会说“李子柒怎么这么假”,支持的人会说“李子柒欠你了吗?”你看,类似这样的表达都是非常情绪化的。
一直以来都有人讨论,为什么到了网上,人的情绪和戾气就变得这么重?是因为谁都不认识谁,所以发泄情绪没有顾虑?还是说,现实生活中情绪压抑久了,到了网上来发泄呢?
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一样。比如说在美国,社交媒体上的政治辩论,远比真实生活中的要更加“愤青”。
《大西洋月刊》的12月刊上刊发了一篇有趣的文章,解释了这个现象,文章叫做《社交网络的暗黑心理》。这篇文章指出,网络上的戾气重是因为社交网络刻意奖励这种行为。
为什么这么说呢?
给你说一组数据。
纽约大学的一个社会心理学研究员William Brady,在2017年的时候做过这么一项研究。他分析了50万条推特上的推文,结果发现推文里每增加一个情绪化或者进行道德评判的词,推文的传播率会增加20%。
美国的民意调查机构皮尤中心也做过一项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他们发现,如果你在网上的推送传达出了“愤怒的分歧”,那这种推送获得点赞、转发互动的可能性,是普通推送的两倍。
仔细想想这件事,你就会觉得这个结果太奇怪了。
因为你想啊,你在生活中,如果总是在表达愤怒,你的朋友肯定会觉得你这个人太烦人了,谁愿意总跟一个愤青聊天呢?但为什么到了社交媒体上,人们对愤怒的反应不是避而远之,反而是一拥而上呢?
《大西洋月刊》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叫Jonathan Haidt。他分析说,在社交网络上,人们之所以会拥抱愤怒,是因为社交网络上的表达,本质上不是一种沟通或者对话,而是更像一种公众演讲。表达愤怒、道德批判、公开羞辱自己的对手或者突出情感的表达,这些都是在公众演讲当中被证实有效的策略,统称“道德作秀”。
我们很容易认为,所谓的“社交网络”,是把线下的社交行为搬到线上。但Jonathan Haidt教授提醒我们,社交的核心是双向的对话、沟通,但是社交网络上的发言,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单向的公众表演。
为什么社交网络会变成这样呢?
追溯它发展的历史,你会发现,恰恰是社交网络的功能创新让我们走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2009年,社交网络的鼻祖脸书增加了“点赞”的功能,这是社交平台第一次引入能衡量内容受欢迎程度的量化指标。紧接着,脸书使用了一套算法,根据用户点赞的情况排列“朋友圈”的内容,把那些容易引发用户互动的内容放在前面。
同样是2009年,推特增加了“一键转发”的功能,3年后,脸书又引入了“分享”功能,这两个功能让社交平台上的内容传播变得毫无阻力。
所有这些功能都在把社交网络往同一个方向推动:让社交网络从一个社交场所,变为一个争取别人点赞、分享、转发的表演舞台。可别小看了这个转变,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网上行为的激励机制。这样的机制让情绪化、极端化的表达开始泛滥,还给了虚假内容以传播的空间——因为人们在乎的往往不是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而是它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今年,互联网界的大佬,已经开始反思这种变化了。
比如推特的“一键转发”功能的发明者,今年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公开表达自己后悔发明了“一键转发”。他说了一个比喻,虽然有点儿夸张,但是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我们这是把一个上了膛的武器,放到了一个4岁孩子的手里”。
那么,社交网络还有没有可能恢复正常呢?《大西洋月刊》的文章给了三条建议:
第一,去指标化,比如说隐藏“点赞”、“分享”的数量。这样可以鼓励人们根据内容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基于内容的受欢迎程度来进行评价和转发。
第二,对注册社交媒体账号的人进行更严格的身份验证,提高注册和发帖的门槛。
第三,用技术增加传播的“摩擦力”,比如说,当一个用户准备发评论的时候,可以先用人工智能程序判断一下,评论的内容是否“有毒有害”。如果系统判定内容不理想,可以弹出一个提醒,问问用户你是否确定要发布这样的内容?换言之,鼓励用户“三思而后行”。这样的功能已经在Instagram上线测试了,效果还不错。
好,这是我今天给你介绍的第一个材料,《大西洋月刊》的文章《社交网络的暗黑心理》。这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社交网络上戾气爆棚:本质上是因为,社交网络的奖励机制扭曲了人们的行为,让社交网络成了一个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的竞技场。
那好了,想要让社交网络上减少戾气,除了社交媒体的运营者,通过制度设计来改变以外。我们有没有别的办法,从个人的角度采取措施,获得更高质量的社交呢?
刚好,我在《今日心理学》杂志的12月刊上,看到了另外一篇文章叫做《完美的曝光》。这篇文章提供了一种思路,想要提高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质量,可以尝试从弱化自我开始。
具体怎么做呢?
想象一个正常的社交场景:你和朋友在一起聊天,你说我今天在办公室碰到一件特别奇葩的事,他肯定说,赶紧说说。你绘声绘色地说上5分钟,然后对方可能会说,唉!这种事我也遇到过,我给你说说。
这段互动有什么特点?它是一个对话,而不是演讲,对话意味着有来有往。一般来说正常的对话当中,你只会有30%-40%的时间在谈论你自己。但是你看看社交媒体上呢?人们谈论自己的比例是80%,远高于正常值。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是在推销自己,而不是在和别人对话。
《今日心理学》杂志认为,如果我们想要在社交网络上有更加健康的社交行为,那么我们应该换一个思路:与其推销自己,不如“推销别人”;与其吸引别人的关注,不如主动把关注给别人。
文章里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住在曼哈顿的室内设计师,她花了不少心思,把其他设计师或者艺术家的作品照片,创造性地组合起来,发布在她的Instagram上。当然,在发布的时候她会主动介绍这些创作者,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品被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欣赏。
这些创作者她本来并不熟,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咱们常说的“点赞之友”。但自从她开始花心思帮助这些艺术家推广他们的作品,很多人反过来回馈她的善意,比如说对方的“粉丝”开始关注她的频道,甚至还促成了商务合作。
你看,从“获取关注”切换到“给予关注”,不仅盘活了这位设计师的社交网络,还让她受到的关注增加了。
不过,关注度的多少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她的“社交互动”变深了——《今日心理学》杂志认为,这才是我们应该用来衡量社交网络健康度的指标。不要看你有多少“粉丝”,而要看你和其中的多少人有深度的互动。
好了,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为你介绍了两个材料。其实这两个材料都在提醒我们反思同一件事,那就是什么是社交的目的?社交的目的不是推销自己或者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而是通过和他人的互动反过来认识自己,让自己成长。
好,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