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本期的#邵恒帮你问#,我为你邀请到的驻场导师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余剑峰教授。
你也知道,最近得到邀请五道口金融学院开设了一系列重磅课程,就在这周,这个系列的第二门大课《行为经济学》刚刚上线,余剑峰老师正是课程主理人。
对行为经济学这个词,你肯定不陌生。2017年,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让行为经济学一度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要说行为经济学有什么特点,不得不说一个:实用。
大到制定经济政策和预判趋势,小到炒股和买房,行为经济学家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今天我就请余剑峰老师来跟你聊聊,余老师的行为经济学怎么指导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
邵恒:怎么用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在股市赚钱?
回答:在股票市场中,不少有经验的交易员其实都在利用人的“系统性偏差”来挣钱,而这种偏差正是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话题之一。
“系统性偏差”这个词太抽象,我给你举个具体的例子你就知道了。
在1997年,美国历史悠久的食品公司Mars,发现旗下一款能量饼干销量大涨。Mars就是M、a、r、s,火星那个词。这家公司的销售团队很困惑,因为他们什么也没干,但是销量突然就涨了,所以他们很想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们做了不少分析,比如是不是因为1997年的金融危机?人压力大了,所以更喜欢吃高热量食物了?或者是不是因为互联网兴起了,很多人晚上打电脑游戏或者上网冲浪,没事喜欢吃饼干?可是分析来分析去都觉得说不通,因为其他饼干的销量没见增长。
后来他们发现,一款叫做MarsHero的儿童玩具汽车销量也增长了。这个品牌的名称当中也包含Mars这个词。
1997年发生了什么和Mars(火星)有关的事件么?赶紧一看,还真有。199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探路者号登陆火星,所有电视频道都在报道。火星的英文单词,就是Mars。
这个例子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人类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我们不可能关注到全世界发生的所有重要的事,我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分配到那些最近发生的事,或者被媒体集中报道的突出事件上。这些事会在短期影响我们的判断,这个过程你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
那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呢?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人来说,在某一个时间点,他一定会忽略某些信息。
你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经常犯这样的错,最简单的,忘记了妈妈的生日,或者重要的节日,都是因为你的注意力有限。
那这和股票市场有什么联系呢?其实,聪明的玩家可以利用这个注意力偏差,来设计投资策略。
如果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那就意味着一旦有一个市场消息出现,它不会第一时间被所有人注意到。换一个说法就是,一个市场消息要被所有人注意到,那一定需要时间。
所以,有的交易员就利用这一点来设计策略。
我们都知道,上市公司每季度都会发布财务报告。一般来说,公司如果有好消息,在财报发布后的第一天股价一定会涨,反之,公司有坏消息,股票第一天就会跌。
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很好玩的事情,就是在财报发布后的60天里,有好消息的股票还会再涨2%。而那些有坏消息的股票,在之后的60天里也会继续跌2%左右。
原因很简单,不是所有人在财报后马上就注意到好消息或者坏消息,所以涨跌会延续60天。这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偏差”。
这个偏差就可以用来赚钱了。一般来说,财报发布后股价变动当天的钱,你很难赚到,因为所有人的反应都很快,大家都盯着呢。但是,之后60天里再涨的那2%,你就能比较确定地赚到了。
所以有人就设计了一种策略,每个季度把所有股票,按照财报消息的好坏排个顺序。然后买入那些消息最好的股票,卖空那些消息最差的股票。这是一个典型的对冲策略。
这样算下来,两边2%收益率加在一起,就获得了4%的收益率。
你不要小看这4%,它的风险非常小,相当于稳赚不赔。它本质上,就是利用人性的“系统偏差”赚钱,这就是行为经济学在金融投资上的应用。
邵恒:这个策略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了,到今天这个策略在圈子里肯定人尽皆知了,也就没得可赚了。一个策略如果被很多人知道了,那收益率就会下降,直接回归平均收益率。这个问题,行为经济学家怎么解决?
回答:其实,我刚刚说的是行为经济学用在金融领域的一个标准策略。没错,这个策略已经诞生30年,很多人都知道了。但这不意味着,这个策略就“死掉”了。
行为经济学家所做的,就是不断改进已有的策略。
比如,刚刚我说到的这个策略,本质上是在利用人注意力有限这个偏差。有没有可能找到一个方法,放大人的这种偏差,让这个策略起死回生?
还真有。
比如说,如果有50家公司都发布了好消息,你说人们会全都注意到么?当然不会。
一个更加爆炸性的新闻出现时,其他一般的新闻,就会变得暗淡无光、无人问津。有段子说汪峰总是抢不到头条,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更容易被一些重磅新闻吸引,而忽略其他的新闻。
有数据表明,如果有50个公司都发布了好消息,大部分人只会注意到消息最好的前2名。剩下的48家公司,其实都不太被关注。
继续想,如果公司A和其他公司同时发布财务报告,而短期内大家并不关注A的财报,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公司A以后的股价成长空间更大,对不对?
这就好像一个跑400米的运动员,前200米一直攒着体力,那后200米当然就更容易爆发。
好,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怎么改进前面介绍的策略了。
我们仍然按照那个策略,在财报公布后,对那些有好消息和坏消息的公司进行排序。不过,排序的时候,要剔除掉消息最好的两个公司,还有消息最差的两个公司,然后再进行买入和卖空。
我们发现,如果采用这种改进策略,收益率会从刚才说的4%,上升到13%。
当然,这还只是一种策略。你还可以把不同的策略叠加使用,而这也是我们目前研究的方向。
邵恒:行为经济学发挥那么大的作用,本质上研究的是“人性”。如果把研究成果迁移到其他领域,是不是同样有效呢?
回答: 在政治竞选当中,竞选人就会使用行为经济学的原理,发掘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跟你分享一个奥巴马的例子。
比如,奥巴马在2007年竞选美国总统的时候遇到了资金问题。你知道,竞选美国总统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奥巴马当时就请获得诺奖的泰勒,帮他设计一套有效的筹款方案。
泰勒注意到,当时很多年轻人都喜欢用脸书(Facebook),这种新型社交媒体进行交流,所以就建议奥巴马在Facebook上发布筹款广告。
为了鼓励人们积极捐款,泰勒还建议奥巴马设计一些抽奖机制,抽中者可以受到奥巴马接见,享受和他共进午餐等福利。
尽管中奖的概率事实上很小,但很多人都倾向于高估自己中奖的概率。这也是行为经济学里研究的,一个人的系统偏差。
很多用户为了获得和偶像奥巴马见面的机会,纷纷解囊相助。事实上,奥巴马团队的经费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使用Facebook的年轻人。这是行为经济学在政治领域的应用。
除了和政治领域结合外,行为经济学还有一个很前沿的研究方向,是完善经济学模型。
听上去很枯燥,其实也有很多有趣的应用,比如买房。
假设你因为工作原因,需要从北京搬到郑州,在郑州买房,那你愿意出的价格通常比郑州本地人更高。
为什么呢?行为经济学里有一个理论,叫做“参考点依赖”。就是说,我们对一个事情的价值判断,依赖于一个熟悉的参考点。
在这个案例中,北京房价成为了你心中隐藏的参考点。北京房价显然比郑州高多了,这个参考点会影响你在郑州买房时的出价。
那所谓的完善经济模型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把到底你愿意多出多少钱给算出来。
以前我们只是定性地判断,你在郑州买房出价更高。但是,如果你出价的数值区间也能算出来,那就对商品销售有了指导价值。
好,以上就是余剑锋老师在本期的分享。
如果关于行为经济学,还有什么你想要了解的问题,欢迎你在留言区和我分享。
如果你想更系统地了解,自己在做金融决策的时候有什么认知偏差,建议你点击下方图片,跟着余剑锋老师一起学习行为经济学。
好了,这就是本周的#邵恒帮你问#。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