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我看到有不少媒体文章在复盘过去70年中国发生的变化。在民生领域,有一个变化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中国人的...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国庆期间,我看到有不少媒体文章在复盘过去70年中国发生的变化。在民生领域,有一个变化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中国人的人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了现在的77岁。在70年之间,翻了一倍多。
寿命增长了,对于养老金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以前,一个家庭养老可能只需要规划20年的养老费用,但是现在,却可能需要规划30年甚至40年——毕竟在今天,90多岁高龄的老人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养老金准备多少钱合适呢?除了依靠社保和储蓄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理财工具能用于养老呢?
这些问题,我抛给了得到上的李璞老师。他是得到上《给忙碌者的个人保险课》主理人。他曾经担任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高管,从事保险行业13年,而且还有丰富的财富管理经验。这周的#邵恒帮你问#,我们就一起来听听,李璞老师关于养老规划的建议。
在开始之前,李璞老师特地请我先表达他对养老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人面对养老的传统做法是社保,也就是国家养老金+储蓄。这种方式其实有些“笨”,靠社保和储蓄只能维持我们的晚年基本生活,要想过一个体面的老年生活,还是需要我们提前做好规划。
我抛给李璞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
1.父母刚刚退休不久,在他们这个年龄段,除了健康风险之外,还有什么其他风险是应该考虑和提前进行防范的?
回答:退休之后除了健康风险,还要重点考虑通胀风险、投资风险和长寿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是容易被忽视的。从1987年到现在,官方披露这30余年的年通胀复合增长率为3.75%。如果储备的养老资金保值速度比不上通胀速度,那晚年生活质量只能越来越低。
投资风险是相对于通胀风险来说的,很多人为了战胜通胀,让财富升值,把养老金用去投资,但投资是有风险的,一旦投资不慎,养老金就会面临亏损的问题。因此,用在养老金的投资应该保守一点,在不同年龄段进行不同的养老金风险筹划,如果现在已经退休了没有收入来源,那投资一定要遵循“保本至上”。
第三是长寿风险,就像开头提到的,70年来中国人均寿命从35岁提至77岁,所以我们这代人以及我们的孩子极有可能会活到100岁,寿命的增长意味着我们养老需要的资金就更多。原本20年的养老金储蓄,可能不够长寿状态下30年乃至更长的生活费用。应对策略是除了尽可能早、多积累养老金之外,最好购买终生年金养老保险,这样可以形成和生命等长的现金流。
2. 社保和父母的储蓄,一般来说,能覆盖养老需要的资金的多少百分比呢?我们规划父母的养老,应该设置什么样的目标呢?
回答:这个问题很好,很多人以为靠社保和储蓄就足以保障养老费用,其实不是这样的。
有个重要的数据,可以用来衡量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是否满足养老费用,叫做“养老金替代率”,它是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的比重。做个假设,你即将面临退休,现在工资是每月1万元,国家的养老金替代率是100%,那退休后每个月你可以领到1万块钱的养老金,可以维持和退休前相同的生活水平。可如果替代率只有50%,那你只能领到5000块,生活水平自然也会下降。
世界公认比较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应该在70%—85%之间,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晚年生活才会比较安逸,像希腊、西班牙等国家替代率更是超过100%。但是目前咱们国家的替代率尚且不到50%,这意味着只靠养老金是不足以承担一个体面的养老生活的。
那我们再来看储蓄,你应该知道中国是个高储蓄国家,不过,我们的储蓄并不是专款专用账户而是混合账户,什么意思呢?放在银行的钱用途有很多,比如孩子结婚、自己生病住院、买房、养老这些花费都从储蓄里拿钱,你很难计算清楚储蓄里有多少比例是用来养老的,这就会造成其他支出挤占养老资金。而专款专用账户是这笔钱我就拿来做养老准备,不管其他什么事情发生都不会动这笔钱。
好,回答完社保和储蓄覆盖问题,再来看看规划父母养老该设置什么目标。养老规划有三个维度。
(1)空间:在哪里养老?三线城市和一线城市的养老水准和成本是不一样的。
(2)时间:规划多久?如果按照65岁退休,那么是规划20年?30年?还是40年?
(3)事件:事件分两种,一种是提升品质的,比如有没有计划每年一次的出国旅游?另一种是提升能力的,比如有没有准备学一门新的技术、新的技能?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父母生活在二三线城市,退休时有50万存款,两套房子,一个月5000元的生活费。假设社保能覆盖生活费用的50%,那么也就意味着每个月能从社保获取2500元的收入。。房子,自住一套,另一套收租,一个月能收到1200元租金。50万存款,如果计划为父母规划20年的养老生活,那么除以20年,一年有2万5,分配到每个月的生活费2000左右。所以通过养老金、房子、存款,一个月能有5700元的收入,大于5000元,所以基础的养老生活是无忧的。
那还规划什么呢?注意,前面我们说的是理想情况。但你还要考虑前面我们提到的健康风险、长寿风险,等等。
第一, 规划突发事件,比如疾病,总得准备一次两次大病的基金,两口子至少30万。如果家庭没有重疾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话,银行账户就要拨出来一个子账户了,这个是不敢动的。这也是很多中国退休家庭有存款,但过得还是很克制的原因。
第二, 规划20年以后的生活,万一父母退休后,能再战40年而不是20年,那么养老资金还差50万。
第三, 规划品质生活,比如出国旅游,一年2万不算多,准备个10年的,20万。
所有这些费用加起来,才是你要覆盖的养老费用目标。对于固定费用出现的缺口,子女可以在父母社保和储蓄之外开始给他们存一笔钱,作为父母养老的专用账户。
对于突发费用出现的缺口,子女给父母买一份防癌险,做一些安全的投资,用收益来弥补这部分费用。
而且我还想提醒一句,规划养老当然是越早越好,我的建议是当你做好所有人身和财产保障之后就可以考虑规划养老生活了。
3. 现在有的公司有专门的养老保险,这样的保险靠谱吗?可否举个例子教教我们,应该用什么标准判断?
回答:一般保险公司提供的养老险是靠谱的。我先来解释下保险公司养老险的机制是什么,它是通过强制储蓄和复利计息帮助我们为未来养老提供专门账户。
通常情况下,保险公司很像一个风险交易所,目的是盈利。一般来说,它和所有人对赌但不需要每次都赌赢,只是对某个概率事件比如得重大疾病去设计赌局,用没有发生风险的人缴纳的保费去弥补发生风险的那部分人。
但这个机制在养老上是不适用的,因为养老不是概率事件,每个人都会发生,所以保险公司设计的养老险侧重的是强制储蓄+委托投资,收益可以保底并且复利计息,解决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问题。
基于这个原因,什么人会需要选择保险公司的养老险呢?
第一种人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或者没有投资基础,大部分钱都在银行里或者用来买房了,为了省心省力他会选择委托保险公司来帮他打理,一般这类人对收益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还有一种人是年轻人,他们暂时没有资金去做炒股或者其他投资,但也对养老有风险意识,愿意把风险分摊到未来十几年中,减少压力。
对于选择养老险的判断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个是投资能力,观察保险公司历年的分红水平怎么样,这个在可以官网找到。还有一个是服务,有的保险公司会提供养老社区服务。
就拿我自己的养老保险来举个例子吧。我今年37岁,每年交3万1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就是一个月不到3000块的定存,连续十年。如果我在我65岁那年提取,我的养老金总额接近77万。如果在75岁提取,则是116万。算下来,内部收益率IRR是4%每年。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定投来获得同样的收益,但保险的好处是:
(1)我分期投入这笔钱,当做强制储蓄,用一个制度保证我能攒下这笔钱;
(2)整个过程我不太需要操心,相当于机构代为投资理财了;
(3)有合同保证,没有风险(关于保险公司是否会倒闭和不兑现合同,我在课程里有解释),而养老这个事情就是要确定性;
(4)短期看,4%以上的收益似乎并不是很多,有这样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似乎也不少,但长达几十年的投资,即使是很厉害的投资者,也很难做到保底IRR4%的水平。所以这个专款专用的账户,还是不错的。
好了,以上就是李璞老师关于如何为养老做好资金规划的建议。
听了李璞老师的分享,我的感受是,养老需求虽然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但每个家庭都受到同样的“慢变量”的影响:人口结构以及平均寿命的改变。在《邵恒头条》中,我也会持续关注,“慢变量”给商业、民生、科技、政治等等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如果你希望更全面、系统地了解人生的风险防范,欢迎你点击文稿下方的图片,去学习李璞老师的《给忙碌者的个人保险课》。
这就是本周的#邵恒帮你问#。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