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两天,我注意到京张高铁上了热搜。在10月5号,这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式启动了,预计年底开通。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两天,我注意到京张高铁上了热搜。在10月5号,这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式启动了,预计年底开通。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两天,我注意到京张高铁上了热搜。在10月5号,这条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高铁联调联试工作正式启动了,预计年底开通。据说,有了这条高铁,从北京到张家口、崇礼的冬奥会场只需要1个小时,用时缩短了2/3。

你也知道,当新的交通方式改变地理距离的时候,引发的变化一定是连锁性的——比如人口的流动会更加频繁,沿途的商业会更加发达,人们可能会找到全新的生活方式,城市的规划甚至也会随之改变。

其实,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地理环境的限制以及对这些限制的突破,一直都是影响着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变量。最近,我刚好和得到上《文明地标30讲》课程的主理人林楚方老师聊到这个话题。他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说在当下这个世纪里,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地理环境变化并不在人们现有的生活区,反而是在一个渺无人烟的区域——北极。

一直以来,北极都被看作是一片蛮荒之地。但林楚方老师却指出,别看北极人迹罕至,其实它在地理意义上,可能决定了整个人类文明演化的方向。就这个话题,我特别邀请林老师撰写了一篇文章,把他对北极的思考完整地阐述出来。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林老师的文章。

以下,是林楚方老师的原话。

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我想把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地标性城市、地标性建筑、地标性区域落实为一条旅游线。如果真做这件事,我会把北极作为第一站。

你可能觉得奇怪,北极跟文明地标有什么关系?北极地区真正繁荣起来,也应该是几十年之后的事,取决于气温上升速度、冰面融化速度,还不算沿线基础设施,类似通讯、导航、保险等服务工作能否跟进。

但我告诉你,如果放在文明演进大时空中思考,曾经是苦寒地带的北极地区,从地理意义上,恰恰是决定文明演进的底层架构。

这又怎么说?给你讲三段历史时期,在这三个时期,北极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你肯定知道,七万多年前智人走出非洲,人类文明大幕正式拉开,一部分智人,留在欧亚大陆,塑造了人类主体文明。大约18000年前,地球处于冰河期,白令海峡被冰雪覆盖,另一部分智人偶然到了美洲。过了2000年,地球温度上升,白令海峡冰雪融化,这群智人就回不来了。

两拨智人,都被锁死在自己的物理空间里,哥伦布大航海之前,谁都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两拨人各自演绎出差异巨大的文明形态。打个比方,上帝好像拿欧亚大陆的智人做实验,而美洲智人可以理解为对照组,上帝最重要的实验工具,某种程度就是北极。

欧亚大陆这边,形成了尼罗河、希腊罗马、两河、印度、中国5大文明区域,我的《文明地标30讲》里,介绍了30个地标,比如雅典市集广场,产生了发达的哲学和数学;在罗马的卡拉卡拉浴场,诞生了早期城市综合体,成了现代购物中心的原型。巴格达古城遗址,阿拉伯数字从这里走向全球,最终统治了数学。这些都是欧亚大陆智人演绎的结果。你会发现,在欧亚大陆,某个地方的创新,总能让遥远地方的人受益,通过彼此的刺激、交流、协作,带动整体文明的演进。

而美洲智人呢?冰河期结束后,他们一路向南,直到南美洲的火地岛,吃光了几乎所有大型动物,就只剩如狗和羊驼这样的中小型动物,形成了几个孤立的农耕文明。一方面,这些文明的确有发达的一面,比如玛雅文明的天文和数学,但另一方面,是难以想象的落后:没有金属工具,没有大牲口,也没有先进的交通系统。

形成这两种文明差异的底层决定性因素,就是地理。这是第一个历史时期,北极为人类文明的演化,创造了两组实验。接下来,我们说说第二个时期,大航海时代。

到了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家,为什么不向北,而是向西寻找去东方的航线呢?从地理知识上,他们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既然是圆的,那么向北向西,都可以抵达东方啊。

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哥伦布把距离算错了,这确实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可能就不会动往北走的念头。

往北走?太恐怖了吧,北方意味着荒凉和野蛮,哥特人就是从北面打过来,摧毁了罗马帝国,海盗也是从北面来的,是欧洲老百姓的噩梦。对亚洲农耕文明来说,游牧民族也是从北面打过来的,这是农耕民族的恐惧来源。

北方,意味着恐惧,从地理和气候维度,投射这种恐惧的,还是北极地区。欧亚大陆主体文明,都愿意待在温带地区,不愿意向北方扩张。

当然,往北走也有它独特的诱惑力。大航海之后,人们的地理认知更清晰。假设你面前有个地球仪,你看看从伦敦到上海最近的航线,肯定是北极航线,而不是沿大西洋一直往南,穿越赤道跑到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穿越一次赤道,走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就算苏伊士运河开通了,比起北极航线,还是远很多。

可是,走北极航线谈何容易。大航海之后几百年,无数航海英雄扬帆启程,冲向北极,但多数成了僵尸野鬼,消失在文明的时空长河中。

1500年,葡萄牙人考特雷尔兄弟,想打通欧洲到亚洲的北极航线,再也没有回来;100年后,英国人哈德逊率队出发,22个人,9个冻死,5个被土著杀害,1人病死;又过了100多年,1725年彼得大帝派航海家白令探险,100多人死在路上,包括白令;1845年,英国人富兰克林,带领128名船员,驾驶着新式的蒸汽船,最终一个人都没有回来。

其中最著名的失败者,我觉得是荷兰人巴伦支船长。为了找到穿越北冰洋通往中国的航线,他在1596年5月10号出发,最远曾经到达俄罗斯的新地岛,已经接近北极圈,被困在那里,一待9个月,三个月没看到太阳,气温零下40摄氏度,但这么困难,大家也没有动客户让他们运送的衣物和药品。

等天气转暖了,大家往回走,巴伦支船长却再也没回来。为了纪念他,那片海被命名为巴伦支海。

荷兰人非常喜欢告诉孩子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祖先就包括巴伦支船长。这笔生意后来有多大——当年全球贸易额的一半是由荷兰人完成的。

追根溯源,巴伦支北极探险塑造的精神,也是荷兰能创造奇迹的原因,一是热衷冒险,二是坚守信用。

这是北极在大航海时代扮演的角色,一方面,北极这个限制因素影响着欧洲航海家探险、扩张的方向,一方面它也在那个时代,塑造着欧洲人的冒险精神。

第三个时期,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当年,俄罗斯失败的原因当然很复杂,不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从欧洲调海军到亚洲距离太远:从波罗的海出发,进入北大西洋,一路向南到非洲好望角,再折向印度洋、马六甲海峡,进入远东战场,行程18000海里,而日本人以逸待劳,俄军抵达战场之前,胜负就已经决定了。

而从地理上,俄罗斯离北极最近,却也只能绕到南半球的非洲,而不能走北极航线。

这场战争,是人类近代史上,一张著名的多米诺骨牌。在俄国这边,沙皇制度被严重动摇,统治权威丧失,国内陷入动荡,最终导致布尔什维克革命爆发。日本这边,战胜了老牌列强沙俄,意味着黄种人居然可以战胜白种人,给日本打了一针强心剂,军国主义逐渐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

其实想想看,这些连锁变化,都可以找到北方的大手:北极。

我举这些例子,是想跟你说,北极,在人类文明大部分时间中,大家都不会触达,但却一直静静地趴在远方,影响、决定着几万年的演进路径。

现在北极地区迎来了一个拐点,地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冰消失,无数经济学家,在计算北极航线的经济价值,一条条穿越北极的海上路线,在我们有生之年就可能变成现实。

这意味着,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好望角等等,大航海时代确立的关键地理节点,注定要改变命运。也意味着,那个“暗中”默默支配文明演进的荒凉、寒冷的北极,可能一去不复返,今天的北极地区,也可能是看一眼后,就消失的陌生世界,是我们无法设想的未来。

以上就是林楚方老师关于北极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观点。你认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欢迎你在下方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思考。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已有0条评论,期待您的留言!

昵称:*
邮箱:*
网址: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