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向你介绍波音老师的新书《草与禾》。
李鸿章说过,近代中国遇到西方文明,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意思是西...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继续向你介绍波音老师的新书《草与禾》。
李鸿章说过,近代中国遇到西方文明,这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意思是西方人来了,这是中华文明的巨大的、全新的挑战。过去我们也一直是这么看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但是今天我们可以追问一个问题:这个“大变局”一定是一件坏事吗?它有没有其他作用呢?
过去这一百多年,西方人带来的新挑战,吸引力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注意力。但是你可能有没有注意到,中国人原来遇到的挑战居然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折磨了中原地区几千年的北方边患问题,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民族的挑战,居然一下子就没了。
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即使西方人不来,清朝自己也把北方边患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清朝继承了元朝的很多智慧,建立了一个非常大的制度框架,有效地解决了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冲突。简单说就是:用农耕地区的财富来维持经济秩序,用草原地区的武力来维持安全秩序,用雪域高原的宗教来维持精神秩序。这个话题,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听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的课程,里面有非常精彩的分析。
但即使如此,农耕和游牧两种文明的冲突也只是弱化了,并不是消失。要不怎么清朝还是有所谓的“十全武功”?不同程度的边患还是有嘛。而西方人一来,中国一旦融入了全球化,这种冲突好像就真的就消失在历史的深处了。草原对于中原来说,再也不是噩梦了。它变成了风情,变成了边陲,再也不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恐惧了。
我们来看看全球化到底给草原带来了什么?
最容易想到的武器的变化。有了枪炮,有了汽车装甲车,草原骑兵在速度上的优势不复存在了。
但是不止于此。《草与禾》这本书提醒,还有一个非常重要,虽然非常慢的变量,就是粮食品种的变化。
1492年,哥伦布到了美洲,然后引发了“哥伦布大交换”,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像玉米,开始普及到全球,这对中国内部博弈的影响也非常大。
中国古代王朝有一个软肋。就是越到后来,粮食产地和经济中心就越偏向南方,而政治中心和安全威胁一直都在北方。这就出现了一个断层。那怎么办?就必须南方向北方输血。这个通道就是大运河。运河一旦出事,北方就捉襟见肘,全国的政治结构都要崩溃。
清朝刚建立的时候,其实也是面对这个难题的。但是清朝运气好,赶上了“哥伦布大交换”,美洲的作物引进到了中国。有学者专门研究当时的人口死亡率的情况,发现,在16世纪之前,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人口死亡率就上升。但是到了清朝建立之后,也就是17世纪后叶,这种季节性的死亡率上升的现象就消失了。粮食问题开始缓解,于是人口大增。
这是总量上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内部结构的改变。玉米、红薯、马铃薯,这些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抗旱,适合在北方栽种。那农耕区就开始向北推进,挤压了过去的草原带。东北、内蒙南部,居然破天荒成了农耕区。清朝崛起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老家东北,后来居然成了重要的产量区。没错,从雍正时期开始,清朝就经常通过海运的方式从东北向直隶、山东调运余粮,赈济灾民,平抑粮价。我们这代人已经很熟悉,把北大荒称之为北大仓,但是清代以前的人不可想象啊,东北怎么会是产粮区呢?农耕的地方多了,游牧的生活方式就少了。此消彼长,这也是草原力量衰落的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副作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清朝自然比元朝的底气更足。关键时刻,王朝续命的能力就更强啊。
做个对比就清楚了。元末的起义军把南方一占领,通往北方的漕运一断,蒙古皇帝就只能缩在北京城里,随时准备往草原逃跑,因为经济命脉断了。而清末的太平天国,路数和元末的红巾军一样啊,都是占了江南,断了漕运。但是,清朝仍然可以有效维持全国的局面,组织军队反扑。为啥?北方地区粮食产量大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你看,全球化带来了清朝皇帝不喜欢的东西,比如英国人的舰队,但是也带来了能解决清朝皇帝难题的东西啊,比如美洲的农作物。
全球化还带来了什么呢?国际关系的变化。
我们过去的概念都是:鸦片战争之前,清朝一直自称为是天朝,固步自封,不肯平等和其他国家交流。其实也不尽然。真正显示了实力的对手,清朝皇帝也是能安静地、平等地坐下来谈的。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学过的,1689年,清朝和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不就是个例子吗?
《尼布楚条约》不仅是一个划定双方国界的条约,它还是一个通商条约。但是签订条约的双方对它的理解不同。大清朝在乎的是它划界的这一面,而沙皇俄国呢?看重的是它通商的这一面。
你想,大航海时代,西欧各国通过海洋贸易都发了大财,沙俄看着也眼热。但是俄国的地理位置太靠北了,海洋贸易搞不起来。如果能在陆地上和中国的贸易路线打通,对俄国来说就太宝贵了。所以,《尼布楚条约》一签订,沙俄很高兴,说拿到了“与中国人进行正式的和永久的贸易”。
请注意这两个词,“正式的”和“永久的”。那反面是啥呢?难道还有“不正式的”“临时的”贸易?有啊。就是原来通过草原民族做的中转贸易啊。现在条约一签订,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嘛。具体到当时,这个中间商就是蒙古的准噶尔部。
这个准噶尔部,不简单哈。它的领袖噶尔丹,应该说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后的英雄,也是有再当一会成吉思汗的理想。
但是你看这个进程: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第二年1690年夏天,康熙皇帝就和噶尔丹在乌兰布统草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打了一仗。噶尔丹战败逃跑。准噶尔部就此衰落。
在这一仗的背后,俄国人的态度很重要。原来俄国也是和准噶尔部眉来眼去的。但是,条约一签订,俄国人就翻脸了。噶尔丹派使者去莫斯科,甚至许诺向俄国割让大片土地,但是沙皇连莫斯科都不让他们进。对啊,俄国的目的就是要经商,现在目的达到了。至于噶尔丹,就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1757年,清朝打赢了对噶尔丹的最后一战,完全控制了天山南北。从此以后,游牧者来来往往的北亚大草原,被清朝和俄国用清晰的分界线一分为二,俄国在北,清朝在南。过去历史上的草原帝国再也不复存在了。
在这个过程中,你能看到一种背后的力量。当现代世界的国际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就像俄国人说的,他们需要一种“正式的”和“永久的”贸易。草原帝国的中介作用再也没有存身之地了。那种混沌的、非正式的、方生方死的力量,在世界体系中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草原帝国,在这个世界上呼啸来去几千年,最后,就像诗人艾略特说的:“轰然倒塌了,不是轰然一响,而是唏嘘一声”。
好,《草与禾》这本书就为你介绍到这里。我们得到App里面有它的精排版电子书。
罗辑思维,明天见。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