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腊八粥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讨厌老一辈受苦受累的回忆;越来越多的民间节日,年轻人已经不把它们放在眼里;越来越多的说不尽怀旧,沉甸甸的压在了我的心底,弄得我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讨厌老一辈受苦受累的回忆;越来越多的民间节日,年轻人已经不把它们放在眼里;越来越多的说不尽怀旧,沉甸甸的压在了我的心底,弄得我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讨厌老一辈受苦受累的回忆;越来越多的民间节日,年轻人已经不把它们放在眼里;越来越多的说不尽怀旧,沉甸甸的压在了我的心底,弄得我总想说上这么几句。

城市很大,孤独的人都很晚回家

又是一年腊八粥

小时候的我,过完春节就盼元宵节,过完元宵节就盼清明节,过完清明节就盼端午节,就是和吃喝没有关系的七夕节,我也盼望着它快些到来,因为只有在农历七月初七那天,奶奶才会把我搂在她的怀里,一边摇来摇去,一边动情地讲着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当奶奶讲到,无数只喜鹊为了牛郎和织女相见,主动在天河上搭成了一座鹊桥时,奶奶总是泪流满面,因为我的爷爷,生了两男一女三个孩子,实在负担不起,就独自“走西口”一直没有回来。奶奶还告诉我,在农历七月初七那天,天上下的雨,就是牛郎和织女相见时抱头痛哭所流出来的泪水,而且,在农历七月初七那天,所有的喜鹊,从天亮到天黑,它们不论飞往哪里,不论有多大的心事,它们都会默默地不叫一声,以免打扰牛郎和织女的相见。而且,在我们当地,老老少少,都管牛郎叫巧爷爷,管织女叫巧奶奶。

当然,还有中秋节吃月饼,冬至吃饺子,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是当年喝着奶奶所做的腊八粥,在我们当地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就是家里有几种豆子,腊八粥里就下几种豆子,但小米是必须的,面条也是必须的。而且,在腊月初八那天,天不亮奶奶就起床开始做腊八粥,他用1尺8寸口径的的大铁锅,满登登地熬上一大锅腊八粥,然后是一天一天的吃,一直要吃到除夕。

我不是啰嗦,我是想把事儿说清楚:至于腊八粥为什么一直要吃到除夕,奶奶说,只要能吃到除夕,家里只要沾过腊八粥的碗就能变成金碗,只要动过腊八粥的筷子也全都能变成金筷子。

为了我们家的碗能成金碗,为了我们家的筷子也都能成金筷子,奶奶把那锅腊八粥看管的很严很严:因为那年月白面稀缺,我们兄妹几个都很馋,都想找机会偷偷地掀开铁锅盖,悄悄地吃上几口白面条。所以,奶奶从腊月初八做好腊八粥后,就会把厨房的门儿锁起来,然后在每次吃饭前,从铁锅里盛出小半碗腊八粥,放在饭桌中间,然后让家里人你一口他一口的当菜吃。可以说,我们家的腊八粥,为了能吃到除夕,奶奶经常是把舀在碗里的腊八粥,“掺假”兑上一大半的开水。就是现在,我咂咂嘴,还能品出当年喝奶奶那“掺假”腊八粥的豆甜和米香滋味来。

奶奶去世后,我妈妈每年也在坚持做腊八粥,而且在齐全的豆类里还添加了核桃仁和花生粒,特别是放在腊八粥里的白面条也要比奶奶当年所放的白面条多得多。只是,只是妈妈没有奶奶那么认真和虔诚,每顿饭放在饭桌上的腊八粥,总是实实在在满登登的一碗,从不像奶奶那样的“掺假”,也从不像奶奶那样的要将腊八粥吃到除夕,而是吃到哪一天就算哪一天,吃完就了。因为,妈妈知道,奶奶的腊八粥,每年都吃到除夕,家里盛过腊八粥的瓷碗都还是瓷碗,家里沾过腊八粥的竹筷子,还是一双一双的没有变成金筷子。

妈妈去世后,我也同样坚持着做腊八粥,而且,所用的食材真可说能有尽有,除了妈妈所添加的核桃仁和花生粒,我还添加了葡萄干,大红枣和柿饼,米也有薏米,香米,黑米和大米。可以说,我所做的腊八粥,完全超过了营养师所要求每天要吃的豆类和米类的数量。

回想着奶奶和妈妈的腊八粥,我发现,奶奶总是“掺假”,妈妈没有诚心,所以,我们家的碗筷都没有变化。而我,一定要要扎扎实实地将腊八粥从腊月初八一直吃到除夕,可我却遇到了新的问题,孩子们还好说,他们30多岁,多多少少也知道一点点有关腊八粥的说道,但两个小孙子,他们在第二天吃饭时,一个个却捂着嘴说:腊八粥是剩饭,剩饭不能吃,吃了剩饭要坏肠胃的。

面对天真可爱的孙子,为了他们的肠胃,我只好将剩饭腊八粥端起,一口一口的细嚼慢咽,一句一句的默默自问:这古老的传说,美好的向往,是不是要在我的手里断送?

已有0条评论,期待您的留言!

昵称:*
邮箱:*
网址: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