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影评:西方视角,东方酱油
这是一部令人纠结的电影,《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之前评价不算好,在2014年国庆档前夕紧急撤片,成了真正的“绝命逃亡”。在我看来,该片倒不算是电影本身的问题,真正的诟病在于片方,去年的光景整个就是一本糊涂烂账。如今更换了发行和马甲重新登场(4月3日),市场效果未知。也许是受到电影糟糕口碑的影响,看完电影之后没有想象中的差。据说新公映版是重新剪辑的,与当初撤档版和网络流出版还不一样,由于没看前两版,具体哪里不同小弟也不知道。但从这版来看,乃是一部标准的冷兵器娱乐大片,烂其实不至于,只是无聊到要命。
为什么称之为冷兵器电影而不是古装片,原因很简单,这就是一部由外国班底拍摄的反映十字军东征,并架空历史带有外传色彩的电影,只是兼顾了一点东方元素,而不是东方式的古装或武侠片。《白幽灵》与《天将雄师》还不同,虽然题材类似,但后者乃是中国班底拍得土洋结合故事,而本片则是一部地道的外国电影。故事不再多说,十字军残部与东方宫廷夺权的交织,不过需要提一点,本片的编导是一水的洋人,外国人拍摄东方题材,可能会遭遇到《功夫之王》那样,一股脑的堆砌东方元素追求形式感,价值观和世界体系仍然是西方化的这种杂交混血产物。而《白幽灵》却“巧妙”的回避了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根据故事,本片的两位主角海登·克里斯滕森和尼古拉斯·凯奇来到东方,但本片并未涉及到半点东方元素,如果不是黄皮肤的刘亦菲和安志杰等人,且说得中国话(没错,新版片中人物都是中文对白),观众根本不知道电影发生的场景是在中国。来看一下历史时间线,十字军东征的发生在1096年-1291年,这段时间差不多是中国的宋朝(960年—1279年),电影涉及到宫廷纷争,无论北宋的汴京还是南宋临安(杭州),都与电影的场景不符。可以这样说,电影的编导没有做足功课去表现东方文化,或者说根本没打算表现东方文化,只是在中国取景而已。电影里没有出现任何东方集市或农耕元素,片中东方演员也只是涉及到逃亡的公主和军队,只能从宫廷盔甲和服装上判断出是宋代年间的风格。整部电影没有机会去展现东方元素,整体故事还是围绕两位西方演员。因此将电影换一个别的场景,故事一样可以成立。这样做倒也好,省像《功夫之王》那样吐槽了,因为片中根本没有任何符号化的元素体现。
因此该片倒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单纯的突出了异族风情的概念,就像凯奇叔口中时不时叨念着上帝那样,电影完全是西方主流价值体系的体现。片中还涉及到了波斯人和蛮族,因此大部分时间目光是深入到蛮夷的边疆领域,让人想起了查宁·塔图姆那部《迷踪:第九鹰团》,后者讲述的是古罗马士兵在凯尔特人领地的故事,还有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的《十三勇士》,讲述波斯人进入到维京人的世界中。这些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代表着主流西方文化深入西方人眼中的“荒蛮”文化,突出异域色彩和边疆风情,这与《天将雄师》那种两个文明对冲的概念。因此也就不难理解《白幽灵》中凯奇为什么会呆在一个类似巫妖般的部落里了,电影只不过是借用了一个场景而已,主要还是突出西方文化色彩。
本片的导演尼克·鲍威尔号称“千年老二”,他是《X战警》《谍影重重》的副导演,本片几乎是他第一次担当正职。从本片中能看出他刻画人物和讲故事方面的能力,只能用一般来形容,故事讲得不温不火,人物脸谱化。但作为一个在很多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中当过副职的角色,其最大的功效在电影中的显露致,那便是对节奏和动作场面的控制。
电影中冷兵器打斗场面可以说是非常养眼,当然依旧是西方化的打斗方式,重剑对决、弓箭盾牌的你来我往。开场十字军血洗巴格达的场面,昏黄的色彩和冲锋场面令人热血贲涨,结尾凯奇的壮烈与海登与安志杰的一对一,大量慢镜煽情效果极佳,颇显悲壮。晃动的镜头和跟拍摄影,那场树林追逐戏份动作张力可以说是全片最好看的段落。因此而言,《白幽灵》中国的打斗场面绝对称得上一流,对比一下《十三勇士》、《黑死病》、《百夫长》等同类冷兵器电影,就能看出该片在动作场面上的长处了,这是电影的亮点。尽管没有什么大场面,但都是小范围出彩。
因此而言,《白幽灵传奇之绝命逃亡》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标准的西方冷兵器电影,不变的剧情模式和翻新的冷兵器交锋场面。有时候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态度好就是好,差就是差,这部电影显然从态度遭遇到冷眼,但依电影本身而言,不算好,也比传统烂片强点有限。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