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雨)首部治愈文集《与所有美好不期而遇》

一颗好奇心,一颗少女心,对生活充满热忱。相信食物有治愈人心的魔法。作者书写女孩子的青春、年轻人的成长,关注都市人的迷茫。人生那么短,要抓紧爱意和喜...

一颗好奇心,一颗少女心,对生活充满热忱。相信食物有治愈人心的魔法。作者书写女孩子的青春、年轻人的成长,关注都市人的迷茫。人生那么短,要抓紧爱意和喜欢事物在一起,要抓紧时间做喜欢的事情。相信一切只要开始了,就永远都不算晚。

(周小雨)首部治愈文集《与所有美好不期而遇》

(周小雨)首部治愈文集《与所有美好不期而遇》

章节试读:梦想,一颗诱人的糖果

北京告诉你,应该更有影响力。
上海告诉你,应该更有钱。
广州告诉你,应该更多机会。
香港告诉你,应该更时尚。
成都告诉你,应该更会生活。
大理告诉你,应该更加自由。

我们选择了城市,城市也塑造了我们。当然,这些有时候只是被人为升华和刻意放大的意义。往往留在一座城市,仅仅是因为那里的烤鸭、小笼包、肠粉、虾饺、火锅、羊肉串好吃得让人难以忘记而已。
大家总爱像汪峰一样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我特别认真地想了一下,我的梦想是什么呢?其实特别简单,只要三个字就够了:吃,不胖。结果我的好朋友们都说,你啊,那是不吃,胖。所以,你看,理想是骨感的,而现实呢,是丰满的。

前几天我脑袋上要做个小手术,医生说,你要剃头发。我哭天喊地死活不肯。
他说,那你要美还是要命?
我说,当然是要美啊。
可是最后还是认怂地剪掉了一大把头发。
手术前,我问医生,我会晕过去吗?
他说,你以为你是Windows 98吗?这又不是全身麻醉,放心吧,你会意识清醒的。
果然,开刀的时候,我都能清晰地听到医生和护士谈笑风生。而我内心却是充满了恐惧,万一要是癌症怎么办,我还有哪些遗憾?我的梦想都实现了吗?躺在手术台上的这段时间里,一边听着脑袋上的手术刀咔嚓咔嚓的声音,一边飞快地回忆了一下自己的人生。
大概是小学二年级,我在类似《小小作家》之类的儿童刊物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我的梦想是当一名音乐家》。这听起来让人万分困扰,音乐家是个什么鬼?要怎么才能当?回忆了半天我当年的思路。最后想起来是那时候在学琴,因而知道了许多外国作曲家,他们的名字写出来都特别特别长,所以能用来凑字数吧。长大之后想明白了,我永远都当不了音乐家或是作家,最多只能成为一个作天作地作死的普通人。

除了小学生稚嫩的几百字作文之外,“梦想”二字的第二轮大规模出现,大概就是在创业者的PPT封面上。它是漂洋过海的糖衣金箔,是穹顶之上的彩色玻璃,是风陵渡口的三枚银针,更是令无数年轻的航海家们前赴后继的百慕大三角。
我们总是有那么多梦想,也总是想着改变自己。比如说,我发誓,这是我最后一次暴饮暴食、最后一次吃冰激凌,从明天开始一定过午不食好好减肥。但是,最后一次,真的是世界上最不值得相信的一句话。因为永远还会有下一次。然后循环陷入汹涌的失望和内疚之中。也许这些人当中大部分都是完美主义者,他们总是觉得足够完美才值得被爱。
但是,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也不能少吃一口就变成瘦子啊。

很早以前我也喜欢走捷径,比如找熟人帮忙、偷懒、拖延、耍小聪明。但是,我慢慢领会了一个人生要义,这世上根本就没有捷径。投机取巧本身就是一件更加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然后,我逐渐放弃了宏大的梦想,放弃了只争朝夕的心思,而是循规蹈矩又愚笨地去做每一件小事情,坦然拥抱生活中的那些不确定。
现在,我除了是个厨子,也是半个自由撰稿人,横跨情感、八卦、美食、旅游、城市、人文等乱七八糟五六个专栏。奇妙的是,小时候特别羡慕一种职业,就是类似走四方吃遍天下之类的节目主持人,而如今这竟真的以某种形式成了我的工作内容之一。
这样算起来,好像我的小心愿都已经差不多实现了。就算医生真的告诉我,我的生命只剩多少天了,我依然会做着现在这些事情。
病理化验结果出来之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还好我没有得什么绝症。感觉像又捡了一条命一样,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老天爷送的礼物。

毕业两三年,大家就已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不再怀揣着同一个梦想。
上个月回了一趟学校,有创业者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有研究者沉浸在探索的世界,有为人父母者收获了满满幸福。
小溢溢说,我现在过着你以前的痛苦日子啊,成了广告狗啊。每天还要带孩子都没时间画个雕牌圣诞限量版色号的大红唇出门了。
我说,要是我家里有个小太阳每天对我咧着嘴笑,就算累成狗,我也要恬不知耻地摇两下尾巴,然后身心愉悦地挣奶粉钱呢。
这样想来,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这种代价可能有许多种存在形式,时间、金钱、容颜、青春、健康、名望、自尊心或是其他。
做梦的人,在接受大家的溢美之词背后,需要更多的付出和代价。不安定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责冲动,每一样都能让你失败、绝望或是毁灭。
我深知自己成就不了史诗级的传奇,那就先把手里日程本上的ToDo List 一个一个划掉吧。
于是发现我的焦虑和不安变少了,因为做这些事情的过程本身就是自己欣然向往的。既不需要用梦想来标榜自己,也不需要用伟大来证明自己。
此刻,我的心里特别笃定。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大概像是找到真爱了吧。
更准确地说,就像你看一部特别主旋律的电影,即使无比投入,哭得不能自已。但是你知道,女主角即使得了癌症也不会死,男主角也永远不会和小三在一起。
神灯里的守护神说:“嗯,就是这条路了 ,一直往前走,不回头就好。最后,我一定会实现你的三个愿望。”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每个学期结束都要发一个小本本,上面写着你每一门考试的成绩,老师还会在最后一页写上对你的综合评语。
其实每个人的评价在那个本子上的套路都是那么几条。比如,成绩优秀名列前茅;比如,不优秀的那就是开朗活泼热心班级活动; 再次之,就是文静内向集体荣誉感强。
总体上来说,我小时候是不讨家长们喜欢的那一类小朋友。因为不会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说漂亮话,长得不够水灵,把我拉出来的时候总喜欢往后退,也没有什么唱歌跳舞能表演节目的才艺拿得出手。
所以每一年拿到那个本子,我妈都要弯下腰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周小雨啊,你要多说话,平时多和别的小朋友玩,上课要积极举手发言,知道吗?”
我一边猛点头,一边转着铅笔望着窗户外面的电线杆发呆。
这样到了三年级,我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但是每次等我终于鼓起勇气举手的时候,老师已经讲到下一道题了。
所以,努力了好多年还是没有扬眉吐气一把,让老师把积极举手发言几个字写在我的小本子上,就这样文静内向了整个童年。
有时候回过头去看看以前的自己,会觉得特别好笑。就像我小时候很在乎那个小本子,现在想起来,两手一摊,Whocares?
那些用来把人分门别类的真知灼见从来就不需要,轻率地判断总是抹杀了平凡性格里那些可爱俏皮的质感,就像金发女孩儿鼻头上的那一颗小雀斑。
为什么要把自己变成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小朋友呢?为什么当大多数人是外向活泼开朗的时候,不爱说话的内敛就变成了缺点呢?
多么希望每一种没有妨碍到别人的性格都能够顺其自然地发展。交流和表达的目的是传达爱意,而不是被迫服从成年人定下的一些条条框框。我可以是苹果,也可以是草莓啊,但是被妄加评论和乱贴标签总是给我们的爱设限。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爱,来自父母、朋友或者爱人,都应该给予对方施展的空间。无论是怀着怎样的善意,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那都不算是爱,而是一种博弈和占有欲。
就像当我说想当厨师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反对,说我不靠谱。去年,我站在酒店厨房的时候,Chef给了我同样的评论,你不靠谱。
而现在大家集体赞美的诗意和远方,以至于成了被过度包装的乌托邦。每个人都想开一间小小咖啡馆,每个人都想拥有一面从地板到天花板那么高的书墙,每个人都想一路向西背包十年。
可是,我觉得那又像倒回了小学那个被老师的评语牵绊住的小朋友,把内向当作一种无法融入的耻辱。而现在是说自己爱好赚钱的都不敢开口,生怕踩了舆论的雷区。说到底,是社会对于我们的选择或错误不够宽容吧。
所有人都向往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那还在路上狂奔一往无前的人就不配得到祝福吗?
所有人都为去非洲冒险的独立女性摇旗呐喊,那低眉信手续续弹的温柔就不值得赞美吗?
在我心里,比起任何一种主义,自由才更加伟大。
你可以说走就走追求极简的朴素隐居生活,也可以纸醉金迷享受无边际泳池,你可以理性也可以幼稚,可以独立也可以沉迷,可以撒娇也可以勇敢,可以告别也可以归来。
当你不是被裹挟向前,而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到那个地方,可以支付得起爱的代价,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那么一切都是被允许的自由,是可以不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的选择。
希望有一天,你有选择远方的自由,我也有活得苟且的权利,而我们可以握手言和。

周小雨,美少女甜品师,广告策划人。自幼听话懂事,是一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工作后,小雨做了一件人生中最“不乖”的事——辞去月薪过万的工作,放下一切学习厨艺,在众多羡慕与不解的目光下,经历无数压力与努力,终于实现成为五星级酒店甜品师的梦想。作者在个人公众号“小雨厨房”中与读者分享美食的治愈力量、年轻人的心态与成长感悟,是一位常常引发年轻人共鸣的深夜知音人。

已有0条评论,期待您的留言!

昵称:*
邮箱:*
网址: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文明发言!